揭秘紅山文化古墓被盜案追回哪些珍貴文物
2016-04-01 11:16 | 來源:新華社 | 編輯:新華社
隨著遼寧紅山文化古遺址盜掘案的破獲、部分犯罪嫌疑人受到法律判決,那些追回的珍貴文物面紗也逐一被揭開,重回人們的視線。
遼寧省朝陽市中級人民法院不久前對這起盜墓案作出一審判決。該起案件被盜挖的文物,涵蓋了我國從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戰(zhàn)國時期、漢代、三燕、遼、金、元、明、清至民國各個時期的出土器物。
朝陽市文物局局長王文書說,這起案件被盜挖的文物中,尤以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玉器、陶器及一批遼、金、元代瓷器、金銀器最為珍貴,如玉豬龍、勾云形玉佩、馬蹄形玉箍……
“該起案件所涉文物玉豬龍是紅山文化玉器的典型代表,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龍形器物之一。”王文書說,追回的玉丫形器的造型呈“丫”字形,猶如獸類的外耳。持有該器物的應該是在精神上和世俗權力上有一定地位的人,十分珍貴。
此外,追回的玉龜、玉鳳、牛首玉人等,在形體和特性上都是此前沒有或是少見的。其玉料的選用也多為透閃石河磨玉,玉質晶瑩堅硬,斷面多為菱形呈現(xiàn),顯現(xiàn)出紅山文化的底蘊。
王文書說,玉鉞、玉鳳等許多文物形制具有極高的科學研究和藝術價值,特別是馬蹄形玉箍器物的作用應該重新研究。從追回的大小10余個馬蹄形玉箍來看,是否為最高級別人物所有,其具體用途值得研究。
雖然這起案件已經(jīng)破獲,大批珍貴的文物也失而復得,但在考古專家眼中,盜挖一座古墓,相當于破壞了一段中國文化的基因序列。
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李新全說,不光是文物被盜走,盜掘還會破壞墓葬中原有的層位、器物的共出關系以及其攜帶的各種文化信息,而這些恰恰是考古工作者研究紅山文化、研究中國早期文明起源的重要依據(jù),十分可惜。
“等到這起案件全部判決結束后,將會有更多珍貴文物的歷史信息被一一解開。”王文書說,這些解密后的珍貴文物將放在博物館里展出,除了傳遞給觀眾歷史信息外,還將時刻提醒人們,守護中華文明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