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晉的陸機(jī)說得好,“石韞玉而山暉,水懷珠而川媚”。
但在陸機(jī)生活的年代之前,距今5000多年前吧,我們的遠(yuǎn)祖已經(jīng)懂得這個道理,并且喜歡上玉了,知道使用玉石制作精美裝飾物件了。安徽陵家灘考古發(fā)掘便是明證,墓主人身上擺放的玉器飾物,竟多達(dá)數(shù)百件。同時出土的一件小玉人,背部的象鼻穿孔竟然比針孔大不了多少,就是今天的工藝手段,鉆好這個孔都很是費力;其精密細(xì)微的程度,委實地令現(xiàn)代專家學(xué)者們匪夷所思……
陸機(jī)之前的東漢人許慎作《說文解字》,其中提到玉,說“玉,石之美者”,是說石頭中最美好的那種,人們便稱之為玉。陸機(jī)的“石蘊(yùn)玉而山暉”,諒必是受許慎的啟發(fā)了。
然而,在《說文解字》面世之前,春秋時期山東的孔夫子、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的孔圣人,已經(jīng)將中國人對玉的評價作了個很好的總結(jié)。他說“昔者君子比德于玉”,意思是在他以前,夏商周甚或更早些的時候,學(xué)識淵博而又品德高尚的人便喜歡將自己與美玉相媲美,便要向玉看齊。于是,孔圣人滿懷崇尊之心總結(jié)了古人對玉的認(rèn)識,為美玉畫了一幅工筆畫,說玉有“仁、知、義、禮、樂、忠、信、天、地、德、道”11種美德。“昔者君子比德于玉”,就實在是太對了。
所以呀,“君子無故玉不去身”,沒有什么特別的原因,身上佩掛著的玉器是不會取下來的。
天長日久地演變著,人們發(fā)現(xiàn),要與美玉比美德,無異于做個苦行僧,那樣的十全十美是不現(xiàn)實的,那樣的比法,可不是說幾句大話便辦得到的。于是比一比其中的幾種,玉的十一種美德中,“溫潤而澤”、“垂之好墜”、“叩之其聲清越以長,其終詘然”、
“瑕不掩瑜,瑜不掩瑕”以及“氣如白虹”,漸漸的尤為被人看重,這就人性化多了。
于是,愛玉的人便得著一個選擇玉的標(biāo)準(zhǔn):玉的五德。
尋找古玉的魅力
圖一
我曾經(jīng)擁有過一件“童子玩蓮”(圖1)小擺件,溫潤、亦好墜、其聲清越、瑕不掩瑜,唯“氣如白虹”略遜一些,依舊十分可愛。當(dāng)然的,美玉琢美器,才有人愛。君看看,“童子玩蓮”琢工細(xì)膩,造型活潑,于是童子肌膚細(xì)嫩,憨態(tài)可掬,動態(tài)逼肖,真是分外的可愛。至于“童子玩蓮”寓有的“連(蓮)生貴子”的瑞芳之意,則更是為“童子玩蓮”錦上添花。
認(rèn)真說來,“童子玩蓮”是很有些來歷的。據(jù)說宋徽宗特別的喜歡玉,身上常常佩個“童子玩蓮”。那一日,徽宗同嬪妃們在西湖劃船游樂,有個妃子看見徽宗腰帶上拴著的“童子玩蓮”,便要了去看。不料手一滑,那玉人兒掉進(jìn)了西湖,徽宗好不惋惜……一晃十來天過去了。那天早朝,徽宗發(fā)現(xiàn)大臣王欽腰帶上吊著個玉雕童子,覺得眼熟,要過來看看,真就是自己掉進(jìn)西湖的“童子玩蓮”?;兆诖篌@,說這是他的,怎么會到了他王欽手上。
王欽嚇了一跳,一五一十如實相告。他說:“小臣買來的呀……小臣素來喜歡收藏古玩玉器,圣上是知道的啊。昨日去珠寶店走走,發(fā)現(xiàn)這小玉人兒玉質(zhì)不錯,雕工亦精美,便買下了。”
如是,徽宗要王欽馬上去問問那個珠寶店老板,他這個“童子玩蓮”是哪里來的。這一問,便問出一段蹊蹺事來——三四天前,有名廚娘去為主人家買魚,恰逢有個漁夫在叫賣鮮魚,廚娘便挑了條紅色大鯉魚要了?;厝テ属~,竟從魚肚里翻出個模樣乖巧、胖胖敦敦的玉雕童子,童子肩上扛張荷葉,天真地笑著。廚娘正愁手頭缺錢,不由大喜,找來隔鄰的貨郎,換了500銅錢。貨郎豈會白白花錢,他看出那是個和田羊脂白玉雕件,當(dāng)下就去了珠寶店。珠寶店老板焉能不識貨?給了貨郎一貫銅錢。至此,玉人兒已經(jīng)四易其主。王欽次日去珠寶店找老板聊天,見老板正把著玉人兒賞玩,要過來看看,著實溫瑩精美,再也不忍釋手。著人回去取了兩貫錢來,“童子玩蓮”再次易主……
玉人兒葬身魚腹,如此的曲折迂回,竟然又物歸原主!宋徽宗大喜,賞了王欽,又著人將漁夫、廚娘、貨郎、老板一并宣來殿前,男人封官,女人賜封典,人人都給了賞賜。
由是,小小一個玉人兒,招來滿城傳佳話,說那漁夫、廚娘、貨郎、老板都是因為得著了扛蓮送富貴的好童子,才有幸得到皇上的恩賜。聰明的玉雕藝人把住了商機(jī),旋即雕琢出許多的“童子玩蓮”,一上市便烘搶一空。從此, “童子玩蓮”成為世代玉雕題材,人人盼著“連(蓮)生貴子”……
圖二
我收藏著的另一個玉雕童子(圖2),留著發(fā)髻,身著廣袖長袍,雙手捧一盒。童子表情淡定,姿態(tài)端正,顯然不是個頑劣孩子,規(guī)規(guī)矩矩,倒像是個正在進(jìn)學(xué)的幼童。
玉雕童子雕琢古樸,線條粗獷,背部有象鼻穿孔;已成雞骨白色,僅所捧之盒上可見一小塊原生玉質(zhì),行里人稱之為開了天窗。雞骨白色者,高古玉之特點之一,茵茵情韻摩挲得它潤熟而且溫瑩,滄桑之吻舔去了它的本色;天窗者,可窺見其“里”也,深土的煨煉已然在歲月的磨難中激活,將童子的白化推演到只剩那個小小天窗的程度。串聯(lián)工藝、服飾、造型、發(fā)髻等特點再行斟酌,認(rèn)定為宋代古玉就有了依憑。
舉托著個數(shù)百年前的幼學(xué)童子在掌上,由不得你不去追尋昨日的美麗,由不得你不去幻構(gòu)逝去的輝煌。古玉的魅力,誰能拒絕得了。
但凡君子必愛玉
明清兩代的文人雅士喜歡玉雕佛手,愛玉的人視其為寵物,流傳至今日的卻是稀罕得很啦。
圖三
我藏著的和田白玉佛手(圖3),十多年前從“玩家雅集”賣出去過,不料三個多月后,買主竟尋上門來退貨,說是花了錢請收藏協(xié)會有名的鑒定專家看過,結(jié)論是作舊贗品。我還正夜以繼日的懷念她,飛去來兮,真是喜出望外。店里入了賬不便辦理退貨,自己當(dāng)即掏錢購回。記得四五個月前吧,易錦云先生拿來寄賣時,他說他購自左宗棠后人之手,你不會知道我是多么的驚喜吧?道地的和田白玉,日月舔偎,人手摩挲,如今已熟滑瑩潤,酥潔溫婉,它雕琢古拙而明快,真的是可心可意。
佛手被“退”回來不久,我們“藝術(shù)玩家”有一期節(jié)目,是請黃桂云老師鑒玉。我沒有告訴她玉佛手的主人是誰,便同其他幾件玉雕一齊拿了去由她作鑒評。黃桂云老師對佛手真是愛不釋手,在熒屏上夸贊不絕。她在省文物商店與玉打了幾十年交道,有愛美玉的真心情。至于退玉人口里那個有名的鑒定專家,當(dāng)然就不會是她了。
希望得到我的佛手的大有人在。單單一個復(fù)姓歐陽的湖湘文化市場古玩店老板,在杜甫江閣“千年一品”第一次見到它便夢寐以求,是多次央我轉(zhuǎn)讓的愛玉人之一。無奈我十分的不舍,他們自然都不好過于勉強(qiáng)。
我不舍自然有我不舍的理由,玉雕佛手是喻指如來佛的手指頭的,攜之相伴,豈不陰陽五界所指無敵,無所畏懼?玉好,喻好,于是人們絕對是喜歡得不得了的。
圖四
林林總總的百年玉牌中,有不少是可以多說幾句的。比如白玉牌“江東二喬”(圖4),真是瑩潤可人,大喬小喬嫻淑嬌媚,正在庭院中討論書中的什么。人物雖雕琢得情態(tài)俱佳,場景卻僅為園石,似乎單薄了些。但把牌在手凝眸再看,立即便會覺得二喬身后的空緲竟是萬丈硝煙,硝煙中忽見小霸王孫策執(zhí)戟飛馬而來,繼而見火燒赤壁時周郎仗劍仰天大笑,倏忽間閃出個蘇軾,他踏歌而來:遙想公瑾當(dāng)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于是,我便不以為玉牌是玉牌了,是開啟歷史之門的鑰匙!
圖五
很當(dāng)然的,我的那件漢代玉帶鉤(圖5),像是被地火燒蒸熟了,溫瑩可愛極了,便著實的討人喜歡。帶鉤為母子螭狀,鼻鈕成橢圓形,但鉤身秀美,小小巧巧。我的許多藏品來自湘南、桂西北一帶,玉帶鉤也當(dāng)是南越古國的遺存。面對這枚小小玉帶鉤,君會遐思千里嗎?這般的小,我不敢茍同書上所云是“帶上所嵌掛物鉤”之說。秀美小巧,該不是孩子,抑或又是女兒國里的東西?君不見,長安街上款款而來的二八年歲姑娘,柳腰上的飄忽絲帶,不正是小小玉帶鉤拴結(jié)著的嗎?
一枚樸素?zé)o華的小小和田仔玉,瑩明又圓潤,些許帶些紅皮,喜歡的人也同樣不少,也無需多少錢便可以攬之入懷。
又倘若,你是將玉比作高士美人的,那么,你是大可以期盼著攜之以出塵脫俗的。
無論如何,品玩著、把握著一塊美玉的時候,人的心緒竟然就會柔綿纖婉許多許多,君子們是不得不信的。信,就會喜歡玉,絕對的不錯。
(文章來源:收藏快報 湖南長沙 廖文偉 原標(biāo)題:自古美玉有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