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飾物中的天籟之音
2016-03-01 12:34 | 來源:網(wǎng)絡(luò)資源 | 編輯:來源網(wǎng)絡(luò)
玉雕飾物中的天籟之音
美女終須愛美玉
將玉與女人作比對,這樣做的最早的是《禮記·祭統(tǒng)》,其中就有這樣一句話,說“請君之玉女與寡人共有敝邑”,這是要別人將女兒嫁給自己的求婚的 話,注意,女人與玉相提并論了。將美女與玉相提并論的事還出現(xiàn)在《呂氏春秋》的《貴直》篇中,說晉惠公“淫色暴慢,身好玉女”。這是指年輕的美麗女人,玉 女,還有比這更美好的名稱嗎?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作《長恨歌》,說那個美麗的楊貴妃“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楊貴妃是個“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的絕代佳人,她的美麗的容顏稱為玉容,玉不也是“百媚生”的?
美麗的女人與玉結(jié)緣這么的早,當(dāng)然又是指的美玉,究其所以,是順理成章的事。
你總沒有聽說過將寶石、鉆石稱之為美寶石、美鉆石的吧?但是,很早很早就有了美玉這個昵稱!確也是如此的,玉的“氣如白虹”不是也可以寓指著女 人的天生麗質(zhì)嗎?玉的“溫潤而澤”不是也能夠寓指著女人的清婉嫻柔嗎?玉的“垂之好墜”比喻女人的溫順親和不是也貼貼切切嗎?就是玉的“叩之其聲清越以 長,其終詘然”,用來影射女人的才藝素養(yǎng),應(yīng)該也不勉強(qiáng)。而玉的“瑕不掩瑜,瑜不掩瑕”,說它暗喻的是女人的真純忠潔,同樣是有道理的。這樣的女人,自然 也應(yīng)該是美麗的女人。于是乎,佩掛美玉一枚,男子漢們不單覺得自己有了玉一樣的品德,玉一樣的神采,又儼然如同攜帶著一位美女出戶入第,招搖過市。
漂亮的女孩子都喜歡冰清玉潔,自然更是十分的喜歡玉了,因為,先不說“比德于玉”并非男人們的專利,美玉本來就應(yīng)該和美麗的女人相得益彰的嘛。 潔白的頸脖子上吊墜著那么一枚潔白的玉墜子,酥胸上吊墜著那么一枚潔白的玉牌子,天生麗質(zhì)、清婉嫻柔、溫順親和、才藝素養(yǎng)、真忠自然,樣樣都有,走到哪里 不引人注目?
不過,喜歡白玉,可別將墨玉冷漠了。宋代的林綰作《云林石譜》,其中有“西蜀諸山多產(chǎn)墨玉石,其質(zhì)如石,色深黑,土人鐫治為帶胯及器物,極光 潤”。林綰所言墨玉并非和田墨玉,已為人鐘愛。和田墨玉多為小塊,大而純黑者,極珍貴,甚至價比和田白玉還高,產(chǎn)量殊少。作玉牌飾件、把件、擺件,油黑沉 穩(wěn),光澗溫婉,男人喜歡,女人也喜歡。
墨玉比其他玉種更受人歡喜,還在于它含有20多種礦物質(zhì)元素,而且墨玉有磁性,經(jīng)常佩帶,對人體有很好的養(yǎng)顏和保健作用。我收藏著的兩方墨枕,其一為墨玉,墨玉有磁性;其二為墨碧玉,恐怕純粹就是為了保健制造的。
所以呀,在當(dāng)今普天下最不美麗的女人也用“美女”作別名的好時代,大凡是女人,便沒有理由不愛上美玉了。或手上有戒指,或腕上有釧子,或頸上有 墜子,或胸前有牌子,女人們盡情地?zé)釔壑?,享受著美玉的溫婉柔麗。天下男人能?ldquo;比德于玉”,天下女人,為何不可以比美于玉呢?
養(yǎng)狗養(yǎng)虎亦養(yǎng)龍
狗和虎,它們可以是敵人,但它們都是人類的朋友。倘若認(rèn)真一追究,《爾雅·釋獸》卻說“熊虎丑,其子狗”,狗原來竟是熊虎之類動物的兒子,聞所未聞,狗和虎就不應(yīng)該是敵人啦!
狗的忠誠于主人,古來便有記載。最早見于《戰(zhàn)國策·齊策》,齊國有名的策士貂勃有句名言,說“跖之狗吠堯,非貴跖而賤堯也,狗固吠非其主也”。可見,狗的忠誠于主人的行為,幾千年前即被崇奉為一種美德,是盡人皆知的。
人人都看重美玉有美德的年代,雕制玉狗當(dāng)然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狗鎮(zhèn)、狗擺件,歷來都不少見,古玩文物拍賣會上,玉雕狗屢屢現(xiàn)身。
圖1 玉雕臥狗
我珍藏著一匹玉雕臥狗(圖1),為和田青白玉質(zhì),背脊分明,球眼突出,求形而少工細(xì),造型溫順而壯碩,典型的明代早期擺件。令人欣喜的是,玉狗熟滑如脂,瑩潤若酥,雖已清洗多次,仍見白灰斑駁,其古邁之香色,一目了然。
圖2 玉雕伏虎
我收藏時間最長的要數(shù)玉雕伏虎(圖2),它1995年來自寶南街古玩集市。
記得那是個寒風(fēng)刺骨的早市,等候已久的收藏者一擁上樓的時候,攤位亦已擺得滿滿當(dāng)當(dāng)。那時際,我剛認(rèn)識寧鄉(xiāng)縣古玩商人老張,他說他當(dāng)過代課教師,喜歡同文化人打交道,總會主動同我打招呼。
“喂喂,老廖!”老張老遠(yuǎn)便看見我了,他提高嗓門一吼,我便看見了他,快步擠過人群朝他走去。“你看看,有中意的嗎?”他說著,揚手在他的地攤上方劃了個圈。
我一邊謝他,一邊便蹲下身去細(xì)看地攤上的東西,不一會功夫即發(fā)現(xiàn)了玉雕伏虎和三枚貌似古錢幣的東西。三枚貌似古錢幣的東西有一枚僅小損一角,由 兩個三角形銳角相聯(lián)組成,另兩枚則皆已破碎,殘片亦不齊。我不研究古錢幣,只是物以稀為貴,三角錢幣罕見,買下那枚較為完整的,玉雕伏虎當(dāng)然便是要藏的首 選。
伏虎有些兒像是螭虎,而螭虎亦稱螭龍,亦虎亦龍,亦非虎亦非龍,我卻寧愿稱其為虎,因為它太像虎了。伏虎則就是虎,你瞧瞧,它頸粗而向身后扭 曲,貓耳、圓眼,高高翹起的大鼻頭,四爪上翹,威猛而強(qiáng)健,有戰(zhàn)國玉雕螭虎的影子,但你不能說它并不是虎。它周身裹著棕褐色皮殼,鐵銹斑駁,玉質(zhì)半透明, 已浸沁成栗黃褐色,從烽火連天的年代一路跋涉,竟然出現(xiàn)在寧鄉(xiāng)人的手里!
伏虎與臥狗不同,忠誠于主人的狗臥而溫順,而俯首貼耳于人;呼嘯山林的虎伏而蓄勢,侍機(jī)待發(fā),其威猛怎么樣也掩蔽不住。
于是,我常常會審視著狗之父的威猛,虎之子的溫順,覺得美玉的美德,亦可以從它們身上感悟得到。
圖3 龍紋玉璜
陪著我送走一度又一度楊柳春風(fēng)的龍紋玉璜(圖3),則是我的古玉中的美玉了。
典籍記載,這種玉璜當(dāng)為組佩之一。“君子無故玉不去身”,春秋戰(zhàn)國乃至兩漢,玉璜是組佩中的必佩玉器之一,為主要的“不去身”者。要說因何要 “不去身”,理由大致有三。其一,它可以表示身份地位的高貴;其二,它隨步伐而與組佩中的其他玉件發(fā)出輕輕碰撞聲,可以協(xié)調(diào)步伐;其三,聲音悅耳,賞心悅 目。于是,佩其在身,隨時隨地,皆能“比德于玉”了。
圖4 青玉雕持扇仕女
比德如玉者,春秋戰(zhàn)國時期,正大光明地去比,肯定是輪不到美女們的。但玉雕的美女卻歷來就有,比如漢唐時期的長袖舞女、“飛天”,又比如清代雕 刻的大喬小喬。我有一尊明代青玉雕唐代持扇仕女(圖4),她梳結(jié)鬟式發(fā)髻,面龐豐腴,朱唇一點,柳葉眉,丹鳳眼,正輕搖團(tuán)扇嫣然一笑,必定不是要去比德 的。
玉雕藝人讓她梳結(jié)鬟式發(fā)髻,說明他對這種發(fā)式有些兒偏愛。相傳,漢武帝曾與瑤池的王母娘娘相會,娘娘身旁仙女們的發(fā)髻樣式之多,讓武帝看花了眼。有的如烏云一團(tuán),有的似香蓮兩朵,有的像疊螺累累,皆異于人間。武帝回宮后令宮妃仿效,并取名為高鬟望仙髻,從此在貴族中流傳。唐代持扇仕女即梳高鬟 望仙髻,著羅裙,踏細(xì)步,正不知要去哪里……
圖5 玉牌
還是說我的玉璜吧。就是昨日夜幕飄落時,把著玉璜凝眸地看啊看啊,我忽然地便覺得,怎么樣認(rèn)識玉璜,恐怕也有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大問題。又 譬如我的一枚玉牌(圖5),和田玉,滿滿的正反面雕琢著如意云頭,別樹一幟,古樸而粗獷,氣韻非凡。怎樣去認(rèn)識它,便如同認(rèn)識玉璜一樣,要有靈魂的感悟, 要用心去領(lǐng)略,需要愛給予升華……
讀者諸君呀,你難道不覺得,或胸前佩著這一串玉,或腰間佩著這一組玉,大大小小、厚厚薄薄,輕輕一碰撞,珠玉之聲,叮叮當(dāng)當(dāng),豈不是云霄里傳來的天籟之音?
雙龍紋玉璜長20厘米,白玉質(zhì)地,雙面滿工,兩端為張口龍頭,三角眼,長眼線。中部為谷紋,下弦為夔龍,有小穿八孔。其造型古樸,雕琢精美,褐色浸沁斑駁自然,溫潤熟滑而生瑩瑩之輝,是秦漢時期的玉雕飾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