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問題一直是網(wǎng)絡交易當中受人詬病的重點問題,藝術品市場的真?zhèn)渭姞幎嗄陙硪矊乙姴货r。由于買賣雙方隔著虛無縹緲的網(wǎng)絡,消費者往往只能通過藝術品圖像來判斷,由于上文所述虛擬圖像所帶來的種種不便,給消費者的判斷帶來的很大干擾。這使得消費者對藝術品電商所交易的藝術品的真實可靠性更加懷疑,從而對藝術品在線交易望而卻步。因為藝術品真?zhèn)蔚目尚哦韧耆⒃谒囆g品商品德的信任之上,出于對網(wǎng)購風險的不確定性的擔憂,不少消費者都對自己的網(wǎng)上購買藝術品消費額限定了幾千至幾萬的最高消費上限,以規(guī)避交易標的物描述與實際不符、藝術品實物顏色及材質(zhì)與圖像差距過大等購物失敗的風險。這也是導致藝術品電商的價格往平民化發(fā)展的主要原因。
我國藝術品魚龍混雜的現(xiàn)象是藝術市場的固有問題。這一短板在藝術品在線交易的過程中被加倍放大,由于網(wǎng)絡空間的虛擬性,在網(wǎng)上購買藝術品,比在拍賣行、畫廊等線下實體店購買藝術品更讓人擔憂。盡管多家藝術品電商網(wǎng)站提供了在線鑒定的服務,但其推出的鑒定專家是否靠譜、隨藝術品所發(fā)的鑒定證書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和公信力等細節(jié)問題,都令人心生疑慮。針對以上種種問題,多家藝術品電商網(wǎng)站向消費者提供鑒真保真的退換貨服務,但藝術品的真?zhèn)伪旧砭褪且患f不清道不明的事情,藝術品電商的退貨保障形同虛設,最終成了一紙空文。
由于除了從藝術家本人、藝術家的代理畫廊處購買作品的渠道外,其他購買渠道很難保證藝術品的真實性;再加上網(wǎng)絡的存在,給藝術品交易又蒙上了一層撲朔迷離的面紗,使藝術品鑒定的難度大大提高。為了打消消費者的種種疑慮,一些藝術品電商做出了保真的承諾保證所售藝術品是其相應藝術家的作品,并可在發(fā)貨時出具相關證書。還有一些藝術品電商充當藝術家與消費者的橋梁,作為溝通的媒介促使藝術家與消費者直接聯(lián)系;在藝術品電商注冊的藝術家需要經(jīng)過實名認證,以其在網(wǎng)站或移動端更新的作品和動態(tài)的形式來增加所售作品的可信度。藝術品電商不應是一個考察消費者鑒定能力的地方,而應是一個具有公信力的、擁有消費者信任度的、公開的交易場所。只有繞開真?zhèn)尾幻鞯拇笊?,藝術品電商才能形成一定的口碑,給消費者營造一個可以信賴的交易環(huán)境,走向大眾消費的坦途。
此外,一些藝術品電商對在售藝術家作品的價格設定了保護,消費者需要致電咨詢藝術品電商才能獲得確切的藝術品價格。這種一次性的購物行為不是在一個良好的、擁有買家購物記錄和完善購物規(guī)則條例的情況下進行的,由于藝術品大多只有一件,消費者也就不可能查到過多的點評記錄。這就要求消費者對藝術品電商有著深入的了解和信任,才能促使交易行為的發(fā)生。如果藝術品電商的專業(yè)性不夠強,消費者就會對在線購買藝術品的行為產(chǎn)生疑慮。由于藝術品消費與時下經(jīng)濟情況息息相關,當中低端藝術品市場供大于求時,一旦經(jīng)營蕭條,假賣假拍便有可能成為部分商家的一種存活手段。
由藝術家、藝術品電商、消費者組成有聯(lián)系的社交網(wǎng)是解決信任問題的方法之一,消費者在與藝術品電商及藝術家的不斷互動和服務中建立起信任關系。相應的例子即是高度社交化的微信拍賣和藝術品電商為消費者提供的洽購、回購、藝術品置換服務。